杭州高新区(滨江)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乃杭州国家⾼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科技局联合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南部科创中心分基地的运营单位上海南部创新创业咨询服务中心共同建设,即“上海南部创新创业功能性支撑平台【杭州高新区(滨江)】基地”。杭州国家⾼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科技局提供辖区内⾏政管理和资源⽀撑,上海南部创新创业咨询服务中心输出管理模式,提供实验室资源。平台负责创新资源收纳建设、实验室共享等相关⽀撑⼯作,探索政府搭台、聚合资源、社会机构参与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新模式。促进小微科技发展(杭州)有限公司作为“杭州⾼新区(滨江)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运营主体,将整合杭州及长三角区域各项实验室资源和技术研发资源,深⼊推进⻓三⻆⼀体化高质量发展,为杭州⾼新区内的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中提供新思路、新举措和优质的产业⽣态环境。 |
从昨天杭州发布的信息中看到,市委主要领导调研走访了杭州高新区的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走访的第一家企业就是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因为对这家公司的发展经历有一定的了解,平台分享一下所了解到的其中精彩,同时也可帮大家借鉴。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长三角一体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而位于杭州的中昊芯英(杭州)有限公司,正以其实力和潜力,成为这股浪潮中的璀璨明星。这一切,源自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业者——杨龚轶凡,他以其卓越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成归来,科技报国
杨龚轶凡,这位上海交大的高材生,在韩国深造后,又远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求学,最终在世界顶级科技公司甲骨文公司崭露头角。在那里,他深度参与了世界一流高性能CPU的开发,从架构设计到流片生产,再到客户交付,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成为了业界最年轻的Senior Principle Engineer,更让他深刻理解了软硬件一体化的重要性,以及高性能服务器对现代科技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然而,杨龚轶凡的梦想远不止于此。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他与众多成功创业者交流,创业的火种被彻底点燃。面对留在美国还是回国的选择,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因为他深知,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等待他去开拓。
创业之路,砥砺前行
2017年,杨龚轶凡加入了谷歌AI芯片团队,继续深耕芯片设计与研发领域。在这里,他深度参与了三代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并在芯片量产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亲眼见证了新型构架的AI芯片如何为谷歌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并奠定了谷歌在AI领域的领头羊地位。这段经历更加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
2020年,杨龚轶凡回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与指导自己开发第一个杂项电流仪系统的张志刚老师彻夜长谈(张志刚,上海零号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启明未来产业技术促进中心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同年8月,国务院提出了2025年芯片国产化率要达到70%的目标,而训练芯片国产化率仍然是0。这一消息让杨龚轶凡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张志刚老师的支持下,他在零号湾孵化器里注册了上海芯繁科技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将实体搬迁至杭州,正式开启了中昊芯英的创业之旅。
高质量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
中昊芯英在杨龚轶凡的带领下,迅速发展成为一家高质量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不仅吸引了多轮融资,还得到了浙江赛智伯乐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杭州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其中,第三轮融资更是近亿元,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杭州高新区(滨江)能够引进中昊芯英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不仅彰显了其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更意味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在上海,大零号湾与上海交大的紧密合作,被比喻为硅谷和斯坦福的关系,成为上海滩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而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局与处在大零号湾内的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南部科创中心分基地(简称“南科创实训基地”)联合共建上海南部高质量创新创业功能性支撑平台【杭州高新区(滨江)】基地(简称“上高创杭州基地”),更是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结语
中昊芯英的发展是在上海大零号湾的初创,而实体落户到杭州后的快速发展,是科技创新策源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写照。在杨龚轶凡等优秀创业者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正在杭州高新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长三角地区将涌现出更多像中昊芯英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共同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汪宇驰
审核/程蕾
终审/骆勤伟